陽明山國家公園--動植物生態環境地質簡介

園區資源

A.園區簡介
設立沿革

陽明山地區早自日據時期即為「大屯國立公園」預定地;當時範圍包括七星山、大屯山區及觀音山等地,此計畫惜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作罷。民國52年,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曾委託臺灣省公共工程局,將陽明山公園及鄰近七星山、大屯山、金山、野柳與富貴角等北部濱海地區,合併規劃為「陽明國家公園」,面積約28,400公頃,惟因當時尚無國家公園法而擱置。

直至民國70年,經何應欽將軍之提議,並由有關單位研究推動,於74年正式公告實施陽明山國家公園計劃,並於同年9月16日及翌年3月13日先後成立國家公園管理處及警察隊,積極推展各項經營管理業務。

地理位置景觀與範圍面積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處臺北盆地北緣,東起磺嘴山、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面天山西麓,北迄竹子山、土地公嶺,南迨紗帽山南麓,面積約11,338公頃。行政區包括臺北市士林、北投部份山區,及新北市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等區之山區;海拔高度自200公尺至1,120公尺範圍不等。

四季風情

陽明山國家公園因受緯度及海拔之影響,氣候分屬亞熱帶氣候區與暖溫帶氣候區,且季風型氣候極為明顯。

春季2、3月是陽明公園傳統的花季,並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陽明公園管理所,配合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分局共同規劃花季活動及交通管制措施,時屆,色彩繽紛的各種杜鵑與滿山遍野的緋寒櫻,一掃隆冬的陰霾、單調,而將大地粧點得分外動人。夏季在西南季風的吹拂下,午後偶有雷陣雨,霧雨初晴時,山區常可見「虹橋跨立山谷」的景緻,使雨後的陽明山更加亮眼。

當秋季來臨的10月份,白背芒形成一片隨風搖曳的花海;稍晚,楓紅點綴枝頭,樹葉片片金黃,交織成一幅盛名遠播的「大屯秋色」。冬季時因受東北季風影響,陽明山區經常寒風細雨,低溫高濕,雲霧瀰漫,別具一番景緻;若遇強烈寒流來襲,七星山、竹子山、大屯山一帶偶可見白雪紛飛,成為瑞雪覆蓋的銀白世界。

植物生態

本區維管束植物種類含部份栽培的馴化種多達1,359種。整體植物社會受火山地質及東北季風之影響深遠,冬季的低溫、高濕特質,造成部份原本棲生於2,000公尺中海拔的植物,如臺灣龍膽、昆欄樹在此有海拔分佈的「北降現象」。

本區植物景觀大致可分為水生、草原及森林植被三大類:
水生植被以火口沼澤地、貯水池為主要分佈區,而以水毛花、針藺、荸薺、燈心草等較為常見,「臺灣水韭」更為臺灣特有種,且僅生存於本區的七星山東坡。

包籜矢竹及白背芒為本區草原景觀之主要植被,廣見於600公尺以上地區。

森林植被則以樟科植物為優勢種,如紅楠、大葉楠等,其他如楊桐、昆欄樹、墨點櫻桃亦極為常見,人工造林樹種則以相思樹、柳杉、楓香、黑松、琉球松等數量較多。隨著季節的更迭,本區的植物亦會更換多變的外衣,值得您慢慢品味。


動物生態

陽明山國家公園多樣的地形及繁茂的植被,提供了各種動物絕佳的覓食、活動和棲息場所,進而孕育了豐富的動物群聚。
根據調查,目前園區至少有哺乳動物34種,鳥類123種,兩棲類 22種、爬蟲類53種、魚類22種、昆蟲類662種,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數千種。

本區的中型哺乳動物以赤腹松鼠、臺灣野兔、鼬獾及臺灣獼猴族群數量較多,白鼻心、穿山甲與麝香貓僅偶可見之,而臺灣獼猴、臺灣大蹄鼻蝠與臺灣小蹄鼻蝠更是臺灣特有種。

 

以鳥類來說,除低海拔常見的粉紅鸚嘴、繡眼畫眉、竹雞和五色鳥等優勢鳥種外;少見的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於區內不難見到。每年秋季的10月及春季的3月,因為候鳥過境的關係,是本區鳥種最豐富的月份,尤以白腹鶇最為易見;屬夏候鳥的家燕在每年的4月至9月,則常見於冷水坑、小油坑地區。

在兩棲類中,以臺北樹蛙、澤蛙、長腳赤蛙、盤古蟾蜍等族群量較大。爬蟲類中,則以黃口攀蜥、印度蜓蜥、麗紋石龍子、赤尾青竹絲、花浪蛇、紅斑蛇及青蛇等較為常見。

陽明山地區每屆春、夏季之5月至8月,常見炫麗斑斕的蝶群出現在不同類型的環境,尤其各山頂草原區之青斑蝶類,更常成百上千地隨著氣流日日重覆上演著群蝶飛舞的壯觀景象;除了斑蝶類外,引人注目的鳳蝶在本區內亦有多量分佈,而以大鳳蝶、大紅紋鳳蝶、烏鴉鳳蝶和黑鳳蝶較為易見。夏日的蟬、秋夜的螽斯和其他數以千計的昆蟲,更豐富了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生物多樣性。

歷史與人文

陽明山原名「草山」,其時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所圍繞的山谷地區。清光緒20年,「草山莊」隸屬淡水廳芝蘭堡,日據時期屬臺北縣、臺北市。臺灣光復後,於民國38年成立「草山管理局」,民國39年,因應地方人士建議,為紀念明代哲學大家王陽明,改名「陽明山管理局」。民國57年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時,本區部份劃入臺北市北投區,「陽明山」一名仍沿用至今。

早期硫磺是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料,因此,硫磺礦產甚豐的陽明山區發展史乃併隨硫磺的開採而展開。據記載,明時,商人即以瑪瑙、手鐲等物品和本區原住民換取硫磺。清康熙年間,探險家郁永河曾渡海來臺採訪硫磺產地,足跡達北投行義路、陽投公路紗帽橋間之大磺嘴硫氣孔區;康熙以至同治,因恐民間私製火藥,曾下令嚴禁私採,甚至定期燒山,對私採者課以重刑,直至光緒年間,劉銘傳上奏,硫磺開採改為官辦,才再度開禁。

採硫開禁後,七星山一帶成為主要產硫中心,漢人亦因此逐漸北移,進而開發大屯山山腳及其周圍。除此,客家人、福建泉、漳二州人民先後進入本區,闢茶園、種蔬果,農業活動因此興盛。

日據時代,日人在此廣植黑松、相思樹、楓香等,並開闢溫泉,興建公共溫泉浴室,為本區初現觀光資源利用之始。

今日,陽明山區的傳統農業活動已趨沒落,代之而起的是極具產業觀光功能的花卉栽培等精緻農業。

地質地形景觀

以大屯火山群為主體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地質構造多屬安山岩,外型特殊的錐狀或鐘狀火山體、爆裂口、火山口和火口湖,構成本區獨特的地質地形景觀。

本區噴氣孔與溫泉主要分佈於北投至金山間之「金山斷層」週邊。它們的形成,在於地表水下滲地底,被地下熱源加熱後,再由地殼裂隙冒出地面,形成火山活動的特殊景觀。區內的大油坑、小油坑、馬槽、大磺嘴等地,都可見到強烈的噴氣孔活動;而分佈於園區內的多處溫泉區,更早已遠近馳名。

除上述火山及地熱活動等景觀外,園區內特殊的礦床、岩層、壯觀的瀑布,及呈放射狀向四方奔瀉的溪流,亦成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資源。

====================================================================
B.氣象景觀
一般人印象裡的陽明山,春季裡有好花綻放,盛開如畫;炎夏時,它是躲開襲人熱浪的最佳避暑之地;秋天,起伏於山谷間的芒花與枝頭零落的紅葉為大地染上蕭瑟的色彩;寒冬中的疾風勁雨,使偶爾露臉的冬陽或突如其來的一陣瑞雪都特別的令人驚喜;這豐富多變的面貌呈現出陽明山國家公園鮮明的四季景觀。

本區約位於北緯25度,有明顯的亞熱帶地區季風型氣候的特徵,夏季受到西南季風影響,多為晴朗,午後有雷陣雨的天氣,冬季則因東北季風南下而變得潮濕多雨,年雨量多達4000毫米,降雨日數也在190天以上。

由於地勢較高,氣溫較鄰近之臺北盆地約低3至4度,呈現冬冷夏涼的季節特性,而本區起伏的地形與複雜的地勢,致使局部地區微氣候變化相當明顯時有東山飄雨西山晴的特殊景象,而原本清晰的景物也常在瞬息間被突然擁至的濃霧所遮蔽,此景若非身歷其境,實在難以想像。

山中水氣的豐富成為本區一大特色。依時間、狀況的不同,或匯聚為山嵐、為雲霧、為雨露、為霜雪,飄渺於山林之間,以變幻莫測之姿,呈現在眾人眼前,偶爾還能在雨後的陽光中看到跨谷而過的炫麗霓虹,又是一番教人驚艷的美景。

 
====================================================================

 


 
C.繽紛植物
陽明山國家公園雖位於亞熱帶氣候區,但受到下面兩項重要因素的影響,使本區植被的分佈異於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首先,因為後火山活動的影響,使區內土壤溫度偏高、缺鈣,且呈強酸性;再者,因為冬季東北季風直撲而下,帶來過多的雨量,氣溫亦明顯偏低,致使本區除了擁有亞熱帶雨林、暖溫帶常綠闊葉林與山脊矮草原等不同的植物帶外,甚至連生長於中央山脈海拔 2500 公尺的高山植物亦可在此見到蹤影。

目前園區內的植物種類含部份馴化栽培種共約有 1,359 種,其生育環境包括了水生與陸生兩種衍生環境,而陸生環境大致又可粗分為芒草原、矢竹林、闊葉林與人工造林等四類。

因分佈上之特殊意義,而足以做為園區代表的植物,包括鐘萼木、島槐、野鴉椿、大吳風草等;而原本分佈在臺灣中海拔的植物,如臺灣掌葉槭、昆欄樹、高山酢醬草、傅氏唐松草、臺灣龍膽、臺灣藤漆、稀子蕨、魚鱗蕨、韓氏烏毛蕨等在本區亦可見到。其他還包括臺灣金線蓮、八角蓮、十大功勞、四照花、大屯杜鵑等特有或稀有植物,於園區內亦有分佈。



本區的「芒草」大多為「白背芒」,為中國芒的變種,是一種具韌性的禾本科植物,常生長於其他植物所不能忍受的地質、地形條件之下,可以說是臺灣最常見的草本植物之一。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之白背芒,因生長區位的不同,而有著與其他地區不同外形上的變化;如小油坑、馬槽至冷水坑、大油坑至擎天崗一帶,因為受到火山地區高熱、強酸的侵蝕,土壤結構鬆散、上層淺薄,只有少數耐強酸的植物,如地衣、苔蘇、藍綠藻才能生存,而在火山熱霧籠罩下的坡面更只能生長芒草,形成廣闊的芒草原,它們的植株比起其他地區的芒草要矮小的多,花穗也由原來的白色替換呈紅色,每年十月間,鮮紅的花在盛開,蔚為本區特有的芒草原景觀。

矢竹,又稱箭竹,其高度約僅1、2公尺,竹竿細而堅韌,以往原住民常將其製成箭桿,所以才有此一名稱。陽明山區生長的這種,是臺灣三種矢竹中的「包籜矢竹」,它們大多分佈於陽明山區海拔 800 公尺以上的背風坡面,例如:竹子山、小觀音山、大屯山、七星山等山脈的稜線上,是園區內重要的優勢植物之一。

闊葉林大約分佈在海拔 500 公尺到 900 公尺的範圍,主要以高大的樟科植物為主,例如:常見的紅楠、大葉楠、伴生著昆欄樹、楓香、山櫻、楊桐、墨點櫻桃等各類喬木及柃木、長梗紫麻、狹瓣八仙花、燈稱花等低矮的灌木,配合著草本植物和穿梭林間的藤蔓植物,構成本區極具垂直變化的植物世界,提供各種鳥類、昆蟲、哺乳動物、兩棲類動物等絕佳的棲息、覓食與活動空間。

水生植物大多介佈於火山口川沼澤濕地與池沼內,例如大屯池、二子坪、夢幻湖、向天池、磺嘴池、大尖後山出沼澤區等地點,而又以七星山腰的夢幻湖最為著名;當地海拔約 850 公尺,湖底腐植土深厚,在眾多水生植物中有一種稀有的水生蕨類-臺灣水韭,其外形與我們日常食用的韭菜相似,惟植株較小,為本區最特殊的沈水植物;其他的伴生植物還有七星山穀精草、日本針蘭、水毛花、燈心草、荸薺等等。這些池沼受到雨量的影響,水量隨季節而有很大的變化,因此池中的植物亦很難將其單純歸類為沈水、挺水或濕生植物,通常多兼具了二或三種生態地位的特質。





 













=====================================================================

D.動物世界
本園區雖因地形陡峭及人為活動頻繁,較不利於大型哺乳動物活動,但複雜的林相仍然提供了許多中、小型野生動物理想的活動、覓食和棲息場所;在生態保護區內臺灣獼猴、臺灣野豬、臺灣野兔、赤腹松鼠、白鼻心、臺灣鼴鼠、刺鼠、鬼鼠等哺乳動物活動頻繁,活動範圍以鹿角坑溪、磺嘴山一帶的天然闊葉林與草原為主,其中又以赤腹松鼠最為常見,足跡幾乎遍及全區。





 

本園區內鳥類的種類與數量相當豐富,約有123種,因為交通便捷,已成為北部地區重要的賞鳥地點之一,尤其以大屯山區二子坪到新北投一帶林木茂密,鳥類數量甚多,本處已將該路線規劃為蝴蝶花廊與賞鳥步道,供民眾在此進行鳥類與蝴蝶的觀察。以鳥類分佈的層次來說,樹林中較常見的山鳥有竹雞、綠繡眼、紅嘴黑鵯,山紅頭、繡眼畫眉等;草原灌叢裡則較容易見到尖尾文鳥、灰頭鷦鶯、粉紅鸚嘴;春秋兩季則可見到赤腹鶇、黑臉等冬候鳥;至於水域常見的鳥類則有小白鷺、白腹秧雞、黃頭鷺、紫嘯鶇、灰鶺鴒及鉛色水鶇等等。除此之外,區內最具代表性的還有五色鳥、臺灣藍鵲等羽色亮麗的野鳥。為了細睹鳥類的風采,望遠鏡是登山賞鳥必備的工具,由於鳥類的叫聲各有特色,您可得練好聽音認鳥與辨位的好功夫。
 


 


除了賞鳥之外,陽明山地區也是臺灣北部蝶類的盛產地,種類多達180餘種,以面天山、大屯山一帶最多;一○一甲縣道沿線與二子坪至清天宮路段全年均可見到蝶蹤,每年約五月到八月更是本區最繽紛的蝶季,主要的蝶種包括鳳蝶科的大鳳蝶、烏鴉鳳蝶、白紋鳳蝶和黑鳳蝶等;斑蝶科中的青斑蝶、小青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等;蛺蝶科中的黑端豹斑蝶、石牆蝶及三線蝶類等最為常見。若論及特殊性,又非臺灣麝香鳳蝶莫屬,其不但外型漂亮,更是臺灣特有種。至於以往曾在區內大量出現的大紅紋鳳蝶則因其幼蟲食草植物馬兜鈴數量的減少及環境的改變,以致數量較以往減少許多。

除了冬天以外,當您沿著林間步道行走,必會驚訝於動物世界的廣闊與生命的無所不在,除了天上飛的,還有地上爬的,水中游的,您必須睜大了眼,才能領會其中的奧妙,例如獨角仙、鍬形蟲、吉丁蟲、叩頭蟲及臺灣北部特有的臺灣角金龜,與隨處可見的螳螂、螽蟴、蟋蟀、蝗蟲、竹節蟲等昆蟲;入夏之後,森林裡此起彼落的鳴蟲吟唱不絕,即為最好的天籟。本區蟬的種類多達20餘種,譬如最早登場的草蟬、薄翅蟬、蟪蛄與活躍於七、八月的陽明山暮蟬、臺灣騷蟬、熊蟬等等,因種類不同,鳴聲互異。而秋天則是螽蟴、蟋蟀的繁殖季節,交織的鳴蟲吟聲為寂靜的大地增添了幾許熱鬧氣氛。

本園區內的爬蟲類亦多達53種,其中以梭德氏遊蛇、赤背松柏根、草花蛇、花浪蛇數量較多,毒蛇類則以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眼鏡蛇較為常見。因為蛇多,遊客入山應特別注意安全問題;至於蜥蜴類,則以黃口攀蜥和經常出沒於草叢間的印度蜓蜥與麗紋石龍子最為常見。在兩棲類方面,計有樹蛙、赤蛙、蟾蜍、小雨蛙等共 22 種,每到夏季夜晚或下雨時,經常可在步道、水澤、樹林、草叢裡看到牠們的身影,其中又以澤蛙、長腳赤蛙、臺北樹蛙及盤古蟾蜍分佈的較廣、數量也較多。

在淡水魚類部分,曾在本園區內記錄到的共有 22 種。此外,除了蝶類以外,已知還有662種的昆蟲和200多種的蜘蛛、蝦、蟹、蜈蚣、蚯蚓等無脊椎動物棲息在本園區中,形成了一個生趣盎然的動物世界。

 

=====================================================================
E.歷史溯源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臺北盆地早在史前時代就已有人居住;在西元前10,000年到3,000年之間,盆地邊緣近海地區出現了「大坌坑文化」,以粗繩紋陶器和發達的磨製石器為特色,當時的人以狩獵、漁撈和採集為生,亦懂得種植穀類及部份水果、蔬菜等植物為食物。「大坌坑文化」之後,本區又陸續出現了「圓山文化」及「十三行文化」;「十三行文化」相當於西元前後,它們已逐漸脫離石器時代階段,出現了鐵器和玻璃製的裝飾品以及幾何形圖案的陶器。而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周圍的芝山岩、石牌、北投、關渡、淡水、金山等地,過去都曾見到史前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石器、陶器,由於陽明山地區亦曾在竹子湖發現石斧、石鏃等器物,由此可以推測至少在2,000年前本區即出現過人類的足跡,但可能受到附近火山硫氣的影響,較不適於居住,以致人類的活動並不頻繁。












 

在早期原住民的地域分佈上,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曾居於北部淡水、基隆一帶的海岸地區,明朝萬曆年間,曾有漢人駕船進入本區,並以瑪瑙珠、手觸和氈毯等物品與凱達格蘭人以物易物,換取本區特有的硫磺;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進佔臺灣北部,他們除了鼓勵漢人移入本區拓墾土地之外,並積極開發當地的資源,其中就包括了基隆的煤與北投的硫磺,由於硫磺是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料,在現實的需求下,北部地區的採硫活動也因此一直延續著。臺灣納入清代版圖之後,大量移入的漢人更加速了北部地區的開發,而位於淡水河口,舊名靈山廟的關渡宮,就是當時為了保佑溯河而上,入山採硫的工人所興建的。

清康熙36年 (西元1697年),大清政府因福州火藥庫失火,50餘萬斤的黑火藥付之一炬,於是便派遣浙江籍的探險家郁永河自廈門渡海來臺採辦硫磺;他沿著臺灣西海岸北上,從八里渡河到淡水,再由淡水乘船循河道進入臺北盆地,到達北投附近進行採硫煉硫的工作,他在臺灣總計停留了7個多月的時間,當其返回大陸後還寫了「裨海紀遊」這本書,記錄來臺時的所見所聞,其內容相當詳細,有助於我們對300年前臺灣社會民情之瞭解。在臺期間他曾隨原住民探勘硫穴,對人跡罕至的火山地區景物做了下面的描述:
「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
又涉一小顛,覺履底漸熱,
視草色莠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
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
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 「是硫穴也。」
風至,硫氣甚惡,更進半裡,
草木不生,地熱如炙;
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
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
沸珠噴濺,出地尺許,攬衣立於穴旁,
則如怒雷震盪地底,驚濤沸鼎。」

至於郁永河所採之硫穴,推測約是指北投惇敘高工大磺嘴一帶,在本處龍鳳谷管理站入口旁豎立著一座石牌,上面即記載著郁氏採硫的這段事蹟。
====================================================================

F.岩石礦物
陽明山地區因火山爆發,使原本的沈積岩層大部份被火山岩所覆蓋;火山岩大部份為安山岩,只有少數為玄武岩層安山岩,它們屬於一種中性的火成岩,主要礦物成份包括:灰白色的中性斜長石、黑色的輝色、角閃石及黑雲母等。
至於礦產方面,本區曾開採的礦物有:硫磺、硫化鐵、褐鐵礦、瓷土礦、北投石以及鋁樊土等,目前真正從事開礦者已為數不多,僅餘少數幾家維持小規模的硫磺與瓷土之開採。
 

 
 ====================================================================
G.大屯採硫
由於硫磺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當時曾吸引部份不法之徒私自潛入山區偷採硫磺以製造火藥,清朝政府恐怕事態擴大引發事端,從康熙到同治將近兩百年中,每朝均下詔發佈封礦、禁採之令,除派兵駐守外,並於每年的2月、5月、8月、11月4次派兵燒山,以重刑嚴懲仕絕私採硫磺的活動;此情況持續到光緒年間才漸漸改變,先有沈葆禎奏請開禁,光緒13年 (西元1887年),劉銘傳正式奏請將硫磺開放官辦,於是便設置全臺磺務總局,主管硫磺採辦事務,至此,採硫事業終於真正開禁;而漢人的足跡也在這段期間自士林、北投沿磺溪而擴散到大屯山區的竹子湖一帶,唯本區因硫磺氣的影響,土地貧瘠,並不利於種植穀物,故當時入山的漢人,多以燒山種茶維生,將山坡地開闢為茶園,而原本居住於此地的凱達格蘭人就在漢人移民的同化下逐漸的消失。

日治時期,日本人有計畫的開發本區溫泉與地熱資源,除了在大屯山、七星山一帶進行人工造林,並開闢道路、建設溫泉休憩設施外,民國24年,日本政府在臺灣成立國立公園委員會,建議把觀音山、大屯山一帶設為「大屯國立公園」,這也是陽明山設立國家公園最原始的規劃構想,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此一構想遂告中止。

臺灣光復後,各項建設百廢待舉,國家公園的理念暫時擒延;到了民國52年,政府原有意將陽明山公園併同七星山、大屯山與北部濱海地區規劃為「陽明國家公園」,惟當時並無國家公園法可循,故此一構想又延宕到民國70年才再提出,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計畫範圍經專家學者及有關單位勘定後,於民國72年1月1日由內政部公告實施,74年9月16日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式成立。

====================================================================
H.火山活動
大屯火山群彙的地質資源,除了有13處溫泉、四散分佈的大大小小噴氣孔,以及噴氣孔周邊黃色的硫磺結晶,與氣勢磅礡、霧氣蒸騰的地熱之外;火口湖與斷層,亦是火山區內最典型的景觀特徵。

若以火山的外形來看,按形狀的不同,有所謂的錐狀火山和鐘狀火山之分;錐狀火山是由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互動堆壘於火山口四周而形成的,其中以七星山最具代表性;七星山海拔1,120公尺,為陽明山國家公園最高的一座山,在園區內眾多火山中,它的噴發時間最遲,但所呈現的火山錐外型也最完整。

通常,在大型火山形成時,常有熔岩自山腰流出,並在附近形成另一座小火山,這種現象我們稱為寄生火山。而火山熔岩中,因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矽成份,黏度大而流動性小,因而常形成高度不高,且似覆鐘狀的圓形小丘,故又稱鐘狀火山,曾如面天山即是大屯山的寄生火山,紗帽山則是七星山的寄生火山。本區的種種火山活動在30萬年前的紗帽山形成後即趨於停止,留下的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各種後火山活動遺跡。

一般說來,火山活動中岩漿噴出之處,我們稱為火山口,其特徵大多是內壁陡峭的窪地,面天山、磺嘴山和小觀音山上的火山口即為其例;而所謂的爆裂口又不同於火山口,係指在高溫的火山氣體噴出地表時所形成的凹口,早期冷水坑附近的地形正是完整爆裂口的呈現;至於噴氣孔活動最強烈的大油坑、小油坑、馬槽、庚子坪等地則因火山熱液、噴氣的腐蝕,使得岩層鬆散,遇到地震或大雨則發生崩落,是典型的崩塌地形。

凹陷的火山口常因盛積雨水成為湖泊,我們稱之為「火口湖」,向天池即是一例,但因地底裂隙僅限豪大雨才形成短暫湖景。又原本山谷中的溪流被火山噴出的熔岩堵塞,積水而成的湖就叫做「堰塞湖」,位於七星山與大屯山之間的竹子湖即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唯當地在湖水乾涸後,今日已開墾為蔬菜、花卉之栽培區。

本區的溪流均以放射狀向四方流瀉,溪流流程短、坡度陡、水流急,致使峽谷與瀑布特別多,區內較著名的瀑布有大屯瀑布、楓林瀑布、絹絲瀑布與聖人瀑布;主要的溪流有源於七星山北麓的北磺溪、源自七星山南麓的南磺溪、還有南向的雙溪及東流的瑪鍊溪等,溪水量受季節性降雨量的影響有十分明顯的差別。

溫泉的形成有三個要素:首先,地下必須有熱水存在,其次,必須有靜水壓力使熱水上湧,第三,岩石中必須有深長的裂隙做為熱水通達地面的管道。

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溫泉和噴氣孔的分佈則與金山斷層的走向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地殼內部力量加之於岩層上,使得岩層在破裂後,沿著破裂面向兩側滑動,當地表水滲入地底深處經熱源加熱後,大部份熱液貯存在滲透性良好的岩層中,小部份則順著斷層的縫隙冒出地面,此即溫泉的由來;如果熱水的溫度超過沸點,在地下就已汽化成水蒸氣再噴出地面,便形成噴氣孔,以上均是所謂的後火山活動現象。

沿著北投到金山之間有一條長的18公里,寬約3公里,散佈著硫磺噴氣孔的狹長地帶,此帶為本區重要的溫泉地熱分佈區,其中以大磺嘴、小油坑、馬槽、大油坑、死磺子坪和庚子坪等地之噴氣孔活動最為劇烈,而陽明山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溫泉資源也正位於此一帶狀地區。

本區各溫泉依所含化學成份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
  • 酸性硫酸鹽溫泉又稱為白磺;大磺嘴、竹子湖、死磺子坪、庚子坪的溫泉都屬於這一種。
  • 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溫泉又稱為青磺;以馬槽、大油坑的溫泉為代表。
  • 中性碳酸氫鹽溫泉又稱鐵磺水;其溫度較低,多以地下水間接加熱而成,如鼎筆橋、冷水坑的溫泉。
能在天然的景緻裡浸泡在霧氣蒸騰、滑溜舒暢的溫泉中真是無比的享受,無怪乎總有不少人不辭路遠,每天必定來此報到,溫泉的魅力由此可見。

火山地質、地形

1. 火山岩的種類及礦物

整個大屯火山群的火山岩完全以安山岩為主,安山岩的成分以斜長石和鐵鎂礦物為主,鐵鎂礦物中以普通輝石、紫蘇輝石及角閃石最常見,在野外觀察所採集到的標本,會發現有些顏色較深、結晶較大的礦物,肉眼即可見到,這些就是鐵鎂礦物,至於其他的部分就不太容易用肉眼看到結晶,這樣的組織稱為斑狀組織,是安山岩一個很大的特徵哦!除了普通輝石、紫蘇輝石與角閃石等鐵鎂礦物較常見外,偶而也可見到橄欖石及黑雲母。由不同的火山噴發、不同的出露地點的熔岩流中,各種鐵鎂礦物的含量並不一致,因此依據鐵鎂礦物的種類與含量的多寡,將安山岩細分為六大不同的岩類:兩輝安山岩、含角閃石兩輝安山岩、夾橄欖石角閃石兩輝安山岩、角閃石兩輝安山岩、紫蘇輝石角閃石安山岩及角閃石安山岩等。

2. 火山體

在野外所見到的火山外形,依據噴發的型式與成份的差異,可分為三種:盾狀火山、錐狀火山和複式火山。盾狀火山外形呈扁平低緩,底部甚大,坡度甚緩,形狀如平放地上的盾牌,熔岩流以流動性較佳的玄武岩質岩漿為主,因此在以安山岩為主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看不到此種火山。錐狀火山則是具較陡坡的圓錐狀外形,如果是由噴發出的大量火山碎屑岩渣所堆積而成的火山稱為火山渣錐;若是由黏致性較大、流動性較差的中性或酸性熔岩所形成的火山,通常呈鐘狀的渾圓外形,不具有火山口,形狀像倒置的碗,如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紗帽山、大尖後山等都屬此種錐狀火山。

複式火山的外形呈圓錐狀,上部坡度較陡,下部較平緩,是由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交替噴出成互層所形成,又稱為層狀火山,頂部具有明顯的火山口,全世界大部分的火山,尤其是位於島弧的火山,均屬於此種火山體。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火山都以複式火山為主,如七星山、小觀音山、大屯山、竹子山及磺嘴山等都是。

3. 火山口

地底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頂上常形成一個凹陷的盆地,稱之為火山口。火山噴發停止後,火山口常會積水成湖,稱為火口湖,如長白山的天池即是。火山口依形成機制的不同可分為3種,爆裂火山口,陷落火山口與沉陷火山口。爆裂火山口是火山把其通道頂端爆開,形成凹陷之火山口;陷落火山口是火山噴發後期,岩漿庫掏空,新的岩漿來不及補充,因此無法承受上部岩層的重量,於是造成陷落所形成。至於沉陷火山口則與大地構造有關,在火山噴發前,岩漿上昇的同時發生陷落所形成,然後岩漿沿著下陷所形成的裂隙噴出。國家公園的主要火山都有爆裂火山口,不過因受到風化侵蝕的作用,大都已不明顯。並且在火山開始噴發時,先形成一沉陷火山口,然後岩漿沿著陷落的周圍裂隙噴發至地表,構成今日火山的排列方式。

火山的故事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火山噴發的年代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從280萬年前一直持續到250萬年前,此時的噴發並不劇烈,僅有原始大屯山的噴發,所形成的火山岩零星分佈於大磺嘴(硫磺谷),之後沉寂了將近有170萬年左右,於80萬年前才再度噴發,這個時期的噴發活動規模很大,所有的火山大都集中在70-50萬年之間活動,所有的火山也都在這一時期形成,隨著時代的年輕,火山活動的規模也愈來愈小,差不多在20萬年前,才完全結束整個火山活動的歷史。
 


 
 


火山地熱奇景

======================================================================
 
 
(1) 為什麼不能餵食野生動物?
失去覓食本能? 失去戒心? 健康受影響?.....

(2)麝香貓是靈貓不是貓?
(3)青斑蝶(Parantica sita niponica)散佈的秘密
(4)安能辨蛇是雄雌?
(5)夢幻湖的美麗與哀愁

詳細請參閱此網址:
http://www.ymsnp.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295:2017-11-20-03-32-26&catid=824&Itemid=1016


按我回首頁